对自己产品想法

24 年 6 月 16 日 星期日
3367 字
17 分钟

今晚散步,想了一下自己的产品的一个路线。主打”慢社交“。

以下内容从微信读书复制粘贴来,写的很好。

很棒的书评

余泽滨-终身成长对《俞军产品方法论》的想法 https://weread.qq.com/wrpage/book/review/59196578_7hmtyE9Ja

产品经理就是以产品当笔,与世界对话

得知这本书上线,我一直很想阅读,但因为一些事情的耽误,所以等到现在才看完。在这之前,我听过得到app对这本书的讲解,也看了一些书评,但还是觉得要亲自读一读,因为听书和书评无法代替阅读,只能作为帮助筛选书籍的工具。

这本书讲的是产品经理的方法论,更多偏向于“道”的层面。如果你是产品经理,并且学过经济学和心理学,看这本书会感觉非常轻松。

私以为,本书的内容还可以再精炼一些,**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:用户模型、交易模型、产品经理的衡量标准和成长。用户模型侧重于心理学的内容,交易模型侧重于经济学的内容。**每个想成为产品经理或者想成为更好的产品经理都应该读一读。

key:用户价值=新体验–旧体验–替换成本

产品经理应追求新体验最大化,将旧体验和替换成本最小化。

key:用户不是自然人,而是需求的集合

  • 用时间换省钱而使用拼多多是一个需求;
  • 用金钱换时间而使用京东是一个需求;
  • 发朋友圈刷存在感是一个需求;
  • 刷抖音娱乐消遣是一个需求;
  • 看公众号文章是一个需求;
  • 用微信支付也是一个需求。

产品经理的前世今生

不同时代的产品经理

  • 1.以宝洁为代表的快消品时代;侧重于营销、渠道。
  • 2.以to b企业为代表的软件时代;侧重于项目管理和推进。
  • 3.以APP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;重视用户体验,从产品经理的角度,以用户为中心,横向组织资源,按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。

(移动)互联网的时代特征

  • 信息复制分发的边际成本低和用户量巨大;
  • 快速迭代、数据和AB测试;
  • 体验设计价值增大。

产品经理是一个非标准化的职业

俞军认为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,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,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。

  • 心理学: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;
  • 经济学: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,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。

用户模型与交易模型是产品经理的两个关键里程碑。

用户模型——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,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

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。掌握的标志是: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,准确率较高。

用户不是自然人,而是需求的集合。

人的四个维度

  • 生物的人
  • 社会的人
  • 认知的人
  • 情境的人

用户的五个属性

  • 异质性
  • 情境性
  • 可塑性
  • 自利性
  • 有限理性

价值由主观效用决定

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讲过一个钻石和水的故事,有兴趣的可以看看。

用户价值(主观效用)具备三个特性

  • 认知依存:个人偏好
  • 情境依存:场景触发
  • 经验反馈演化:不断变化

交易模型——交易是产品经理最需要关注的

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,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(即交易),且可持续(生态是平衡的)。 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,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。

交易模型的五个要素(前四个是经济学的知识,限于篇幅,这里不解释)

  • 效用
  • 边际
  • 成本
  • 供需定律
  • 相对价格=(直接成本+交易成本)÷效用组合

相对价格公式和用户价值公式一起,可以作为产品经理的两个日常分析工具。

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,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。

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:(对用户)有效用,(企业)有收益,可持续。

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:企业以产品为媒介,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,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。也就是创造“有利可图”的用户价值。

关于决策

决策是为了达到目标,在有限的信息下,从几种备选的行动方案中做出最终选择,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。

理性决策的三要素,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:理性的信念、理性的目标、理性的行动。

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,不是做“设计”或“创意”的。

决策误区都是一些认知偏误,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书基本都有,《思考快与慢》这本书里面也讲了很多,有兴趣可以去阅读。

产品经理的成长和发展

想要成为一个顶尖的产品经理,天赋、努力、机遇,三者缺一不可。

对于大多数产品经理来说,创造成功产品的主要瓶颈还是机遇,如果能够抓住好的时代机遇,时代会推着你走。

一、产品经理的职级标准:绩效、能力、潜力三者间的权重分配

1、产品经理的潜力:按天赋高低分类——ABC分类

  • A类: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者超常同理心,以及视野、自我否定的能力
  • B类: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
  • C类:逻辑或性格有“缺陷”,不适合做产品经理的人

2、产品经理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、业务能力、管理能力这三种完全不同的能力

判断专业能力的四个角度:

  • 批判性思维;
  • 同理心;
  • 用户模型;
  • 产品技能熟练度。

判断管理能力的两个方面:

  • 人际能力(团队内部的识人用人和激励能力,外部的协调能力);
  • 决策能力(也是产品经理的职业能力,市场权衡和内部人、事的权衡)。

3、产品经理的绩效通常都依赖于产品成功,但产品成功往往主要不是由产品经理自己的能力和决策质量决定的,不同程度上(有时是很大程度上)取决于企业和环境机遇。

产品经理的价值=经验等级×平台匹配度×智慧等级(洞察力)

二、产品经理的成长关键标准

视角一:掌握用户模型和交易模型

视角二:兼具科学方法、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

  • 科学方法主要包括逻辑、概率、控制实验、理性决策、经济学的相关方法。
  • 人文关怀能力涉及对用户样本量、同理心、心理学、进化论、博弈论等的理解。
  • 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:事实、数据、观察、实践、权衡、反馈、迭代、自省。

视角三:拥有批判性思维

  • 俞军说:如果产品经理要只学一个东西来获取最大成长,那一定是批判性思维。可见批判性思维对产品经理的重要程度。

三、产品经理成长的五个有利因素

  • 逻辑和理性思维;
  • 同理心;
  • 经验,包含阅读、经历、思考三位一体;
  • 异见,容纳不同观点,兼听则明;
  • 正确的使用数据,不只是依赖数据。

决定价格(交换价值)的三要素是有效用、被认知、稀缺性。这个规律是通用的,无论是对物品、服务,还是产品经理来说,都一样。

四、产品经理前五年的成长

1、从大量产品迭代中验证和思考。

产品经理的学习必然是阅读、思考、实践三位一体的,其中最短板决定你的上限。

2、加入一个有产品心的小团队。

新手经过最初的打基础阶段后,如果想继续进阶变成熟练产品经理,最好多接触一些不同的挑战,如果有机会,可以发展以下六个方面的能力:

  • 从0到1
  • 做深做透
  • 做宽做杂
  • 大用户量
  • 商业闭环
  • 团队建设

业界广为流传的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军规

1.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。

2.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。

3.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。

4.追求效果,不做没用的东西。

5.发现需求,而不是创造需求。

6.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。

7.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,要迎合用户,而不是改变用户。

8.关注最大多数用户,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,快速上线,在实践中不断改进。

9.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。

\10.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,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。

\11. 把用户当作傻瓜,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,替用户预先想好。

\12.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,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。

tips:俞军曾在朋友圈发过一句有趣的话:用户的反馈我一字不落;用户的建议,我一概不听。

一个小插曲

一、产品经理不再是“人少、钱多、快来”的时代。

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期的今天,产品实践机会已经变成最稀缺的资源。

移动互联网降低了产品经理的门槛,同时也加大了产品经理的竞争。

过了2013年前后的App供给极度稀缺期,现在这种产品经理已经供大于求了,不好找工作还报酬平平。

俞军建议产品新人,不要都盯着几个著名产品经理对标,时代不同了,现在没有那么大的新要素红利,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很多大用户量新产品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能成为产品经理就已经很幸运了。

二、产品经理应该锻炼治理平台生态的能力。

各个学界的学者对平台企业的特征定义有三点:

  • 1、多边:平台上聚集了多种的产品技术和服务,拥有多个交易方或者使用方;
  • 2、交互:各方会自发地进行交互、交流或者交易、匹配;
  • 3、网络效应:拥有自我扩大、自我加强的反馈机制。

企业更倾向于盈利组织,而平台更倾向于社会组织。作为盈利组织,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是目标;而社会组织更强调的是秩序。

在移动互联网的后期,产品经理大部分是大公司在做存量市场。

产品经理不仅要“追求利益最大化”的公司目标,还要实现“社会责任”的平台目标。这时就需要重点权衡、考虑平台的生态,平衡多方的利益和公平。

三、求之于势,不责于人。

天赋、努力、机遇三者对人生的重要性缺一不可。

雷军曾经告诉傅盛:“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,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,而是你要顺势而为,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。”

努力能小成,借势能大成。

四、“听过很多道理,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。”为什么呢?

因为每一个道理都有它的边界和前提条件,你需要彻底搞明白,才知道它是否适应自己的情况。贸然套用,那就肯定过不好这一生了。

  • 任何知识不是看过就是自己的,
  • 任何学习资料也不是收藏了就是学习,
  • 任何知识都要经过学习、思考、实践、总结,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法论。

作为一位终身学习者,需要不断的追求自我认知迭代和自省,更要做到知行合一。

作为一个假PM,我将批判性的践行这本书的方法论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愿你我也能在这个时代,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,用一生积累的认知、能力、审美全部用上,为这个世界提供一个不一样的“产品”,向世界交付价值,获得自己的成就。

拥有自信、财富、荣耀。

让我们相信,明天会更好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2020.5.15,泽滨,写于广东…

文章标题:对自己产品想法

文章作者:leewei

文章链接:https://leewei0923.com/posts/%E5%AF%B9%E8%87%AA%E5%B7%B1%E7%9A%84%E4%BA%A7%E5%93%81%E6%83%B3%E6%B3%95[复制]

最后修改时间:


商业转载请联系站长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及文章链接,您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媒体以任何形式复制和分发作品,也可以修改和创作,但是分发衍生作品时必须采用相同的许可协议。
本文采用CC BY-NC-SA 4.0进行许可。